为了推动我国既有建筑改造工作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被动房”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视野。
据了解,“被动房”即“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是一种建筑设计理念,其特点在于通过被动式设计,使得建筑对采暖和空调需求的最小化。“被动房”的概念始于1996年,德国目前的标准要求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采暖消耗的一次能源不超过15千瓦·小时/平方米的房屋,是绿色和环保的践行者。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与标准房屋相比,被动房隔热性能更强,将成为未来节能减排的最重要途径。被动房的推广对缓解能源紧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起到重要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重要的一环是‘被动房屋’技术。而目前的被动房设计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的热量损失。”北京建科中德被动房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关笑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住建部融合式人居发展研究城乡一体化整合模式课题组政策组副主任孙光波也对记者表示,被动房在严格意义上是绿色节能环保的产物,是建筑节能理念和各种科技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
其实,这种新模式在国内也早有尝试。据记者观察,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的中德被动式低能耗办公建筑,是2012年中德国际技术合作项目,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首例采用德国被动房标准设计的公共建筑。
另外,被动式节能屋的适用范围广也成为其被关注的又一大优势。
“被动式节能屋的概念适用于世界各地,无论寒冷地区还是温暖地区都可建设被动式房屋,其本质是一致的。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房屋的建筑结构材料的用量会有些差异。在寒冷地区关心的是墙体厚度,保温层厚度。而在炎热地区更关心的是制冷方法,例如遮阳、窗户通风以保证在夏天也能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任何被动式房屋的个性特点都要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优化。”国际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协会会长徐克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说,中欧被动房屋的建设有很多实践经验,只是简单的应用在中欧地区的建筑设计,特别是保温、窗户、遮阳的节点设计,而对于不同地区直接拷贝应用显然是不可行的。被动式房屋不是高科技技术与昂贵材料的堆砌,而是惠及民生的,让公众消费起的一项工程。因此,被动式房屋的建造,要将当地的建筑传统与当地资源巧妙地融入到低耗能建筑房屋中,真正建成节能降耗低成本的房屋。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