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助理张向晨日前说,我国将积极推进创新援外项目的实施管理模式,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在有条件的受援国推广本土化的项目实施模式。
张向晨在商务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吹风会上说,传统上,援外项目都是由中方实施的,随着情况的变化,有些受援国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可以实施一些项目,所以我国现在正逐步推广和受援方合作,由受援方来实施一些项目的“本土化”模式。
张向晨介绍,对于援外成套项目,过去的管理分设计、施工、监理各个环节,参与主体比较多。目前,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一些做法我国创新引入了“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的实施管理模式,现在正在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
此外,在援外项目的实施管理模式创新上,还将落实项目质量终身责任制,并建立和健全针对援外项目全过程的评估制度。“评估一直是现行援外管理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们重实施轻评估,应该说西方现行的援助做法对我们有非常有益的借鉴作用,这也是下一步创新援外项目管理模式很重要的方面。”商务部援外司副司长俞子荣说。
商务部近日以部令形式发布《对外援助管理办法》,这是我国在对外援助管理方面颁布的第一个综合性的部门规章。张向晨说,《对外援助管理办法》是一个改革文件,和传统做法相比较,过去援外管理政府管理具体事项比较多,管理得比较细。根据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根据援外工作的特点,我国将把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宏观政策研究、法规制度建设、项目立项和评估等工作上来,特别是要强化援外国别政策管理和中长期规划。
俞子荣强调,根据我国整体战略需要和受援国需要,将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重点受援国的援助力度。新增援助资金主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周边国家倾斜。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针对劳务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施工企业的原有经验,完善劳务分包招投标管理,加强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和合同执行过程管控,强化考核评价,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劳务分包管理办法。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